《長安三萬里》醉美唐風中的西鳳酒(一)王昌齡沽酒聊自寬
在中華文明五千年的長河中,如果說詩歌是中華文化的瑰寶,那唐詩就是瑰寶中最璀璨的明珠。近期熱映的國風動漫《長安三萬里》中用48首唐詩串聯起了恢宏壯闊的大唐盛世,大家透過電影感受到了長安城里大文豪們酣暢淋漓的詩酒人生。早在唐時,西鳳酒就被列為貢品而聞名于世,眾多詩人齊聚長安就是為了品嘗以“甘泉佳釀,清冽醇馥”著稱的西鳳美酒。從今天起,小編就和大家跟著《長安三萬里》感受沉浸在醉美唐風中的詩意西鳳。
王昌齡(698年—757年), 字少伯,京兆長安(今陜西西安)人,盛唐時期著名邊塞詩人、大臣,被譽為“七絕圣手”。經常在西鳳酒的產地雍州(今寶雞鳳翔)一帶活動,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。本文中的“沽酒(今西鳳酒)聊自寬”寫的便是詩人當年和扶風戍邊老兵喝了西鳳酒后傾訴連年征戰艱苦,并反問王昌齡“少年興運會,何事發悲端。”意思是,你現在正趕上這樣好的時運,為什么還悶悶不樂呢?給當時心情不好的詩人以無限的啟迪和思考。
話說公元725年(唐開元十三年)十二月,王昌齡自邊塞返回關中,途經扶風郡雍縣(西鳳酒產地今寶雞鳳翔),借居在路旁客舍。當晚,他和客舍老主人邊飲雍酒(今西鳳酒)邊閑聊時,得知老主人年歲漸大卻仍在邊疆守衛,頗為危苦。酒入愁腸,老人不禁連連感嘆,雖欣逢盛世但自己卻年老體衰,勸勉年輕有志之士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太平盛世,樹立遠大志向,精忠報國,有所作為。四周景色肅殺黯淡,落日余暉層層寒意,舉杯之人煩悶苦楚,杯中美酒愁意更濃,感慨傷懷之際,王昌齡以此為題,書就了名作《代扶風主人答》:
殺氣凝不流,風悲日彩寒。
浮埃起四遠,游子彌不歡。
依然宿扶風,沽酒聊自寬。
寸心亦未理,長鋏誰能彈。
主人就我飲,對我還慨嘆。
便泣數行淚,因歌行路難。
十五役邊地,三四討樓蘭。
連年不解甲,積日無所餐。
將軍降匈奴,國使沒桑乾。
去時三十萬,獨自還長安。
不信沙場苦,君看刀箭瘢。
鄉親悉零落,冢墓亦摧殘。
仰攀青松枝,慟絕傷心肝。
禽獸悲不去,路旁誰忍看。
幸逢休明代,寰宇靜波瀾。
老馬思伏櫪,長鳴力已殫。
少年興運會,何事發悲端。
天子初封禪,賢良刷羽翰。
三邊悉如此,否泰亦須觀。
往后的歲月里,當他每每懷念雍酒(古西鳳酒)時,或品飲美酒后,總會暢意抒懷,因此,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句:“百花仙醞能留客,一飯胡麻度幾春”“人生須達命,有酒且長歌”“長亭酒未醒,千里風動地”“行路難,勸君酒,莫辭煩”。在王昌齡六十余年的人生旅途里,他的足跡遍布了大半個中國,從三晉到關中,從隴右到西域,從中原、兩湖到嶺南,酒與詩歌一直陪伴著他走過了“三萬里”的豪情與浪漫,他同李白、杜甫、王維、高適等詩作名家,結為文友,連詩酬唱,將一篇篇精品佳作長留于史冊之上,在時間的長河中閃閃發光。
(作者:董龍博)
相關新聞
- 2025-09-04
西鳳集團召開2025-2026基酒生產周期立窖動員大會
- 2025-08-27
喜訊!西鳳酒入選國家首批60家“守護品牌”名單
- 2025-08-23
2025絲綢之路·品牌出海|絲路美酒 ·鳳鳴新加坡主題活動圓滿舉行
- 2025-08-21
西鳳股份公司召開2024-2025周期基酒生產分析會暨2025-2026周期工藝方案論證會
- 2025-08-19
2025絲綢之路·品牌出海 | 西鳳酒代表團拜訪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 共敘中馬絲路情誼